4月20日,文化传媒学院特邀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涘海为学院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大数据时代的文学走向》的讲座。学院院长于璟及学院骨干教师、学生代表齐聚知行楼报告厅共同聆听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王涘海通过海明威与威士忌这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七个内容:当前文学发展的状况、文艺发展的根本原因、文学发展过程中唱衰的声音、作用于当代文学发展的因素、文艺发展中的问题、文学的星辰大海、文学的变与不变。
王涘海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当代文学发展的状况,指出近年来不仅公开出版发行的作品空前之多、文学创作人员数量惊人,而且网络文学发展迅速,整个文学界呈现出火热态势与喜人景象。同时,党和国家也十分重视文学力量的发展,强调应该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王涘海阐述了在大数据时代下文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文学的发展方向。他指出,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改变了人类的阅读和写作方式,给当代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网络文学的诞生也是一把双刃剑,有部分作者缺乏责任感、粗制滥造、想象力严重蜕化,这些良莠不齐、可读性不强的网络文学作品同时也给文学发展带来了阻碍,这就要求文学工作者必须端正态度,敬畏文学。
关于未来文学,王涘海认为将会是传统文学、大众文学与网络文学的“三分天下”。传统文学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可能会同京剧一般演变成我国的国粹,而大众文学、网络文学则可能会因其盈利性而不断市场化、不断发展壮大。文学在跟随时代的步伐前进,变的是展现与创作的形式,不变的是内涵与价值,写基于人民生活、基于实践的作品依旧是文学的核心。
讲座上,同学们认真听讲,补充笔记,与主讲人共同探讨问题,彰显出学院学子积极向学的精神面貌。
最后,王涘海还给同学们几个学习生活中的小建议,他希望同学们要深入生活,面向内心,勤于笔耕,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